裴钢导师称不便评论举报争议,武大回应暂不重启对李红良调查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采购商城
已阅读: 2334 次
时间:2019/12/5 17:30:10

11 月 29 日上午,网传文件截图显示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终身讲席教授饶毅实名举报李红良、裴钢、耿美玉学术造假。对此饶毅回复称:“没有发出,有过草稿。” 目前,三位“被举报方”所在单位均已经以不同形式进行了回应。其中,耿美玉所在的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表示“阿尔茨海默病新药 GV-971 直接相关的论文不存在造假”,会“继续积极配合第三方权威部门的核查”。目前事件尚未尘埃落定,根据其他两方及相关人士对此事的反应,将目前各方消息呈现如下。


裴钢博后导师称不便评论

(主要信息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中科院院士、原同济大学校长裴钢,于 1999 年以通讯作者的身份,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题为《五跨膜结构域足以作为 G 蛋白偶联受体:功能性五跨膜结构域趋化因子受体》的文章。饶毅在举报信中对裴钢的指控为:“该篇论文的图 3、4、5 是不可能真实的,只有造假才能产生(众所周知 GPCR 需要七重跨膜区域才有功能,裴钢号称只要 5 重跨膜,而且居然两个 GPCRs 都是这样的,除了 3 个同样错误的图。)”


G 蛋白偶联受体(GPCRs)是位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参与多种细胞信号的传递过程。因 GPCR 的研究而于 2012 年获得诺贝尔奖的罗伯特·莱夫科维茨(Robert Lefkowitz)在回复《中国新闻周刊》的邮件中表示,“我已知围绕(裴钢的)这些发现所引起的争议,但是对此不便发表评论。由于裴钢早期在我实验室做过博士后,所以我无法保证我能给出没有偏向性的意见。”


专业人士认为证据不足

(主要信息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以“科学打假”而闻名的科普作家方舟子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我不知道饶毅是不是还有别的证据认定裴钢论文造假,如果只有(信中)这个理由,是不足为凭的。虽然 GPCR 的野生型是跨七次膜,但是,很多蛋白质有多余部分,去除那些部分并不影响功能。裴钢论文证明的就是去除 GPCR 的某些部分不影响功能。如果像饶毅说的那样,GPCR 公认必须有七次跨膜,那么,裴钢这篇论文就不可能通过评审发表。它得以发表,说明饶毅所说的并非公认的定论。而且,别的实验室后来也证明了 GPCR 的确只要跨五次膜也有功能,即裴钢论文的结论是被别的实验室重复过的。关于 GPCR 结构的综述文章,有的引用了裴钢这篇论文,说明其结果也是被领域同行认可的。所以饶毅信中对裴钢的造假指控是不成立的。当然,饶毅可能还有其他理由认为裴钢论文造假,他没具体指出来,我们不好讨论。”


这样看来,裴钢的这篇论文是一个学术争论还是造假?对此,方舟子回应道,“连学术争论都算不上。研究 GPCR 的人对此并无争论。饶毅并不做这方面研究。”


一位在上海工作的生命科学领域的博士后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饶毅对裴钢的造假指控让人不能信服。他解释说,裴钢文章里的实验实际上非常简单,很容易重复。如果能够重复,造假之说不攻自破。而如果重复不出来,那么,就有两种可能:一是主观作假,这有可能是实验人员造假,抑或是裴钢指使组内人员造假。其次,是技术或非主观因素导致错误的实验结果。同时他也指出,值得讨论的是,裴钢有没有义务去浪费纳税人的钱去重复一篇文章,来回应一个证据不足的指控。


另一方面,一位在此事件中对裴钢论文持质疑观点的专家指出,“‘很容易的实验,太容易了!’那么,业内人士进行了重复实验吗?进行了调查吗?”


裴钢:要严格建立规范

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和查处

(主要信息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


12 月 2 日,裴钢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提及如何提升我国原始性创新能力,裴钢回答:


“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世界瞩目的长足发展,应该认真总结我们的经验和学习其他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长处,积极鼓励科研工作者打破常规,敢为人先、敢为天下先,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生态环境。同时,加强学术规范管理和伦理道德建设对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一方面,科研人员要严以律己,将追求真理、探索未知,为国为民作为科研目的;另一方面,要严格建立规范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和查处程序,严肃处理造假事实责任方,防止不作为和炒作,以创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科技创新环境。“



李红良单位:

尚没有重启调查的打算

(主要信息来源:界面新闻、知识分子、科学网等)


12 月 2 日上午,界面新闻记者拨打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李红良的办公电话,该院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李红良不在这边办公,学校曾经对相关举报进行过回应,若重启调查会进行正式回应,但目前没有相关打算


这不是李红良第一次被举报涉嫌造假。早在 2018 年 1 月 18 日,饶毅担任主编的科学媒体《知识分子》就报道了武汉大学一位化名为 H 的专家对李红良的 2 篇顶刊论文提出的质疑。这 2 篇论文均发表在当时影响因子近 30 的顶级期刊 Nature Medicine 上,为同期研究,实验设计和实施流程也很类似。2 篇论文分别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进程中发挥调控作用的 2 个重要基因,在啮齿类动物(小鼠)和非人灵长类动物(食蟹猴)中进行了实验。


举报人认为,论文的疑点主要有两处:研究中食蟹猴接受注射的时间明显短于论文中的正式实验时间,并且论文中描述的对食蟹猴进行肝门静脉注射的操作实际上也并未完成。


随后,李红良在《中国科学报》的专访中对举报内容予以否认,称“举报人不清楚论文投稿和回修过程数据更新情况”。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也发表声明,称校方早在半年前即收到过匿名举报并启动了内部调查;1 月 18 日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组织的、包含 3 位院士在内的 5 名专家,也进行了一轮调查,认为伪造数据的行为不存在。并且,武汉大学将再次组织专家组对此事进行调查,并承诺公布评估结果。


2018  年 1 月 29 日,武汉大学公布关于李红良团队被举报学术不端的再次调查意见,认为李红良团队被举报的相关内容不存在学术造假行为,但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存在个别疏漏。


来源:科研圈
主要参考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https://mp.weixin.qq.com/s/LIS7VCWtSMUkzmI6IuKeVg
科学网:https://mp.weixin.qq.com/s/M6DG1Vg0ScVzov5FXP2egw
界面新闻: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3736677.html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仅作为传递信息使用,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zk_share@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